日前,从首都北京传来喜讯,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为东南大学第一个国家级文科智库,开创东南大学精品文科建设新局面。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是二级实体研究机构,聘任王建国院士为基地主任。基地依托建筑学与艺术学理论两个A+学科,汇聚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等校内外优势资源,交叉融合建筑学、艺术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计算机科学、传播学、美术学、影视学等多个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的优势学科。
按照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基地建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凝炼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加强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不断推出民族研究重大学术成果,将基地建设成为服务决策、学术创新、培养人才的科研创新平台。
基地将从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历史和理论、创造性呈现和创新性传播入手,对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开展系统研究,探索一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视觉形象研究、创作、呈现、传播的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方法,通过构建数字信息资源平台、数据库和图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策咨询、社会普及推广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国家级智库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东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始终面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建设新型高端智库。学校党政高度重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的申报和建设工作,专门召开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研究基地申报、建设方案,经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工作办公室审核、评审专家初审复审、申报单位答辩以及中央四部委联合考察组实地考察,最终报中央四部委审定后成功入选,对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东大精品文科建设、培养一流领军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社会科学处将在学校领导下,积极组织协调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等多家单位,共同谋划和落实基地建设方案,确保将基地建设成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国家级重要智库。同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精品文科攀升计划”和国家新型高端智库的申报建设工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贡献东大力量。
据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是由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设立,依托有关重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的民族研究机构,是服务决策、学术创新、培养人才的科研创新平台。首批确定了包括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等综合类院校基地、中央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民族类院校基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国家级科研院所共十家单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另有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等五家单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基地建设周期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