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类专项任务项目申报通知
各相关院系、科研机构,各相关部门: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任务项目(目前共四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3月下旬通知)申报工作开始。现转发相关文件并通知我校申报工作具体事项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项目(教社科司函 [2011] 53号)
(一)课题类别:可自拟题目申报,也可根据课题指南选题申报,课题指南详见附件。
1. 一类课题,每项资助8—10万元,研究时限为2年。
2. 二类课题,每项资助3—5万元,研究时限为1年。
3. 自筹课题,由申请者从校外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自筹经费,资助额度不低于3万元,研究时限为1年。
(二)申报条件:
高校在编在岗教师或党务政工干部、相关管理岗位工作者,能够作为项目主持人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课题组要根据研究实际需要,遵循出成果、出人才原则合理组建。
(三)成果要求:
最终成果为专著、普及读物、研究或咨询报告、教学课件、音像软件等。研究成果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推广价值,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和宣传方面能发挥显著作用。
附件:1.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2.申报通知http://www.sinoss.net/2011/0307/31183.html
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项目(教社科司函[2011] 54号)
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设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一)资助额度:设一般项目22项左右,公开招标,每项资助经费7-9万元。申报题目参照指南(见附件)。
(二)研究周期及成果形式:研究周期原则为2年,特殊项目经批准可延长1年;最终成果应为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
(三)申报范围及申报条件:限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申报,每校限报2项。
申请者为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鼓励各高校联合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
附件:1.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指南
2.申报通知 http://www.sinoss.net/2011/0307/31179.html
三、教育廉政理论研究项目(教社科司函 [2011] 55号)
(一)课题范围及资助额度
申请者应围绕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紧密结合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推进教育改革工作,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特点、规律和对策,努力使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研究工作与教育改革发展重大实践相适应、与教育发展重要步骤相一致、与教育改革发展重大举措相配套。要着眼于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针对性;要注重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管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等治本措施的研究,增强前瞻性;要从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实践出发,从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出发,注重实用性。今年要坚持改革创新,重点围绕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等内容,深入调查研究。同时要关注已开展研究的有关课题,避免重复申报。
申请者应根据上述要求,结合自身的研究专长拟定选题。每项课题资助7-9万元。
(二)研究周期及成果形式
研究周期1年,特殊情况经批准可延长半年;最终成果应为专著、研究报告、论文等。
(三)申报条件
1.我校可以申报。限报2项。
2.申请者必须是高校在编在岗的教师或党务政工干部等,能够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申请者应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按照出成果、出人才的原则,组建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
2.申报通知http://www.sinoss.net/2011/0307/31181.html
四、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项目(教社科司函 [2011] 56号)
(一)课题范围与资助额度
申请者应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当前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课题分为重大课题(50-80万元)和一般课题(7万元)。重大课题严格按照课题指南规定的研究思路和目标进行课题设计论证;一般课题可以围绕课题指南规定相关范围和方向,结合自身研究专长自拟题目(课题指南详见附件)。
(二)研究周期及成果形式
1.重大课题完成时间为3年,最终成果为《学术规范和学科方法论研究丛书》和其它论文或研究咨询报告;一般课题完成时间为2年,研究成果为2篇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提交有关部门的研究咨询报告。所有课题应为教育部(社科司)工作简报、专家建议、成果摘报或学风委工作简报提供至少1份稿件。
2.课题研究完成后应办理结项手续,同时报送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或研究咨询报告(含采纳证明)。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由教育部商有关出版社统一装帧出版。所有课题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等)发表、出版时,须在成果显著位置注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资助”字样。
(三)申报条件
1.课题限部分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申报(名单详见附件)我校不能申报。每校限报2项。申请者应为具有高级职称(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能够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风,对国内外学术规范现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有一定研究基础并有相关研究成果。
附件:1.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课题指南
2.专项任务项目(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申报高校名单
3.申报通知http://www.sinoss.net/2011/0307/31177.html
我校专项任务申报安排:
一.申报资格:教育部一般项目和专项任务申报资格要求相同。一般项目和专项任务不能兼报。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08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项目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以上项目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报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二、因一些项目有限报要求,请准备申报的单位4月7日前与社科处联系,以便学校协调相关申报工作。
三、申报办法、申报程序、申报材料和受理时间:
1.各专项任务均采取网上申报方式。
3.经费预算比例:①资料费20%以内:②差旅费15%以内:③专家咨询费8%:④劳务费10%:⑤管理费:重大重点3000;一般项目2000;辅导员项目5%;其他根据实际需要核算,设备费建议慎填。
申请专项任务者无需注册申报的账号,申请书统一由社科处上传并审核。教育部申报截止日期为4月15日。请申报人在4月12日前完成申报,以便社科处确认上传。
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010-62510667,手机:13366596901、13366596902,电子信箱:xmsb2011@sinoss.net
社科处联系人:段梅娟 83795192 5209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