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法学院院长刘艳红教授当选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颁奖仪式上,刘艳红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获奖感言。她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是法学界的最高荣誉,能够荣膺这顶桂冠是所有法学学者的梦想,能够“梦想成真”获得此项殊荣也必定是老师和同行们帮助的结果。她向有关学习和工作单位的各位恩师表示感谢,并特别感谢东南大学的各位领导、感谢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可爱的学生们。她表示,当下中国的法治事业,急需法学人才的投入和奉献,今后将努力以自己有限的才学为我国的法治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刘艳红院长在刑法学领域孜孜以求二十多年,其学术理论自成一家,是迄今我国刑法学界唯一获得“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的女性学者。她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代表性专著《实质刑法观》获得了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推动了中国刑法学界真正意义上的学派之争。
据悉,由中国法学会主办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活动,自1995年起已经举办了七届,前后共有70位青年法学家获此殊荣。本次评选活动从2013年4月开始,通过综合考量候选人的学术成果,在法学教育、法制宣传、法制资讯、法律实务等方面的贡献及学术影响、社会声誉,经过初评、候选人公示、评选委员会评选、会长会议审议决定等环节,最终评选出10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和20名“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获得者。(许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