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东南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国现代汉诗研讨会在东南大学召开。谢冕、洪子诚、吴思敬等30多位新诗学者和诗人参加了会议,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王珂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人文学院院长王珏教授、社科处副处长甘锋教授、北京大学新诗研究院院长谢冕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思敬教授先后致辞。
会议举办了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揭牌仪式及现代汉诗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授聘仪式。谢冕教授、吴思敬教授为现代汉诗研究所成立揭牌。谢冕教授、吴思敬教授、洪子诚教授作为特邀授聘书学者,为中国香港诗人、学者、香港岭南大学郑政恒教授,中国澳门诗人、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傅天虹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先生三人颁发聘书。仪式庄重,现代汉诗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为已有20年历史的中文系注入新的力量。
8号晚上,谢冕、洪子诚等参加会议的诗论家们到九龙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参加了东南大学第九届“中华赞”经典诵读大赛,吴思敬教授和郑政恒教授还应邀出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吴思敬教授作了精彩的点评;参会代表,青年诗论家鄢冬还登台高歌一曲由著名诗人席慕蓉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
新诗又名“现代诗”,更应该称为“现代汉诗”——用现代汉语和现代诗体,抒写现代情感和现代生活,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的语言艺术。新诗现代性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国人和打造现代国家。在不同时空,都存在以“诗歌文体建设”为主的审美现代性建设和以“诗歌精神建设”为主的启蒙现代性建设。有必要总结其经验与教训。研讨会围绕“现代汉诗”展开,具体为:1、现代汉诗与现代精神。2、现代汉诗与现代汉语。3、现代汉诗与现代文体。4、现代汉诗与现代人及现代国家。5、现代小诗、现代格律诗、现代散文诗。6、如何界定“现代汉诗”。这次研讨会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获得了很多成果,有利于当前新诗的创作和研究。
本次研讨会是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和现代汉诗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盛会。既是人文学院重点支持的东南大学中央高校“双一流”人文社会科学建设项目,也是社科处重点支持的东南大学“社科沙龙”项目。这次会议的举办展现了东南大学传统学科持续蓬勃发展的全新面貌,对于弘扬学校人文学科的建设传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史思源、王珂报道)